2025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吉林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吉林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
1.经济发展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工业增加值增长7.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2%,新能源产业投资突破千亿元,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853亿斤,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
2.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成国企改革任务,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等指标大幅增长。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100家,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241亿元。启动建设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李玉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现代农业稳步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806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800万亩,农产品加工项目新增314个,肉牛屠宰量翻番,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
4.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推进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550亿元。深化与浙江省对口合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
5.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23.3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取得新进展,改造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6.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债务化解有序有效。 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吉林省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促消费、扩投资,挖掘内需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重大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完善助贷机制,增加金融产品供给。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效能评价机制,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3.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组织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4.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和生态低碳农业。
5.扩大开放,提升合作水平: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推进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国内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加强与其他省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
6.绿色发展,促进生态转型:巩固拓展生态优势,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7.保障民生,增强群众福祉:加强民生保障和服务改善工作,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8.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安全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灾害预防救援体系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三、总结 2025年,吉林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