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包头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份成绩不仅彰显了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对包头政府工作报告的详细总结与阐述。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1.坚持目标引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部署,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03%,增速居于全区首位、领跑全国百强城市;预计年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以上。
2.坚持“两新”导向,产业集群扩规提质: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 179 个、增长 1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45 户、增长 23%。新引进头部链主企业 18 家,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业产值并肩站上千亿元台阶,五大战新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特别是“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建成投运等。
3.坚持有解思维,破解发展堵点难点:推出扶持政策,实施多项改革,开展国家级试点示范。厉行节约集约,盘活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腾退土地。回应民生需求,实施“夹心房”和平房区改造等主题项目,牵引政绩观、发展观、群众观教育走深走实。
4.坚持科技赋能,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领跑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217 家,以省级实验室标准建设运行鹿城实验室,新设院士工作站 3 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36 个。启动科技“突围”项目,多项技术取得突破。完善政商恳谈早餐会和“三在两找”工作机制,为企业降本融资、减税降费总额超过 100 亿元。
5.坚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超额完成“三北”工程林草生态综合治理任务,获评联合国“自然城市”。率先一体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建成全区首家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发行全国首张“草票”等。
6.坚持民生为本,群众获得感增强:城镇新增就业 4.2 万人,40 件民生实事全部办成,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低保对象保障扩面提质。落实“三个高地”建设任务,高考成绩创近十年新高,新增多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外来包就诊人次增长。扎实推进城乡建设,推进平安建设。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依法行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 二、2025 年工作计划
1.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重点工作任务 - 项目建设招商:坚持“两新”导向抓项目、抓招商,保持经济稳中快进势头。 - 产业集群发展:聚焦“3+5+N”重点产业集群,做大产业增量。 - 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赋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深化改革任务:落实重点改革任务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和梗阻。 -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市繁荣、乡村振兴。 - 办好民生实事:办好民生大事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守住安全底线:守住安全稳定底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包头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