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政府工作报告(秦皇岛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1.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增长,稳中向好态势更加巩固。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各项政策,抓投资、上项目、促消费贯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这些成就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积极有为抓对接、强融入,协同发展成效更加显著。我们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9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1.3亿元。推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吸引大量京津老年人来秦康养。新增阿那亚入选《时代周刊》2024年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秦皇岛也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
3.持之以恒抓科研、重转化,创新驱动能力更加突显。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596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5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1.5%。
4.坚定不移抓改革、扩开放,市场主体活力更加充沛。完成51项省定改革任务,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落地应用,招投标“双盲”评审率100%。全市日均净增市场主体33户,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居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第32位。实际使用外资突破6000万美元,爱迪特、科力装备两家企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5.因地制宜抓产业、促振兴,三农工作成果更加丰硕。粮食产量超过78万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在我市举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369家,15家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乡村振兴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图景。
6.精准施策抓环境、提品质,城市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并荣获省一等奖,推进城市更新,建成棚改安置房9344套,改造老旧小区85个。北戴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5万人次,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河北段开工建设,打通了多条断头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3天,13条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7.用心用情抓民生、兜底线,群众幸福底色更加鲜亮。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民生,高标准完成20项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社会保险扩面提质。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信息互联互通。 二、2025年工作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
1.深化文体旅融合: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打造品牌文化艺术活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项目,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推出更多沉浸式实景演出和夜游模式,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2.强化科技创新: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3.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4.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控等工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5.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大局。
6.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方式,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秦投资兴业。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对外贸易水平。 2024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相信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秦皇岛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